|
Post by misbahulalam on Aug 20, 2023 4:18:24 GMT -5
要做到这一点,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判断。比如当一首歌的流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还没有冲到很高时,我们会与该歌曲签订独家权益协议,让它从其他平台下架,仅保留在网易云上。这样,在后续对这首歌的发力推广过程中,我们流失的流量就会越少,用户就会一直被网易云音乐吸引过来。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制作翻唱版本。就像之前提到的,对用户来说,谁是原唱并不是那么重要。因此我们推出一些更具创意的翻唱版本,吸引了更多用户。抖音上红了许多歌曲,包括一些十几二十年前的香港粤语歌曲的翻唱,这些其实是网易云音乐在背后做推动。 大家可以看到,有了思路以后,我们需要从产品、运营、推广等全方面去验证和落实,也要从留存、流失、绑定、竞争等多角度去增加收益,减少风险。 然后讲一下第三步的迭代、优化和规模化。 因为一些原因,有些具体内容只能线下讲。但是小结来说,就是我们把第二步中一些人工的部分,做成了自动化的工具,让我们的工作更具有准确性,效率更高。 同时,我们也把做这个项目的组织变得更适合“推歌拉新”这个工作。最开始做这个方 行业电邮清单向的团队可能就是六、七个人,大家不分彼此地相互配合。但逐渐地,我们把这个团队拆成了三、四个小组,分别有对应的leader。每个小组会自闭环地负责从选歌,到推歌,到拉新的所有策划,然后每周会来做比稿来竞争预算。而且每个组里的同学的绩效、工资构成也都跟其他同学不做抖音拉新的同学是不一样的。 去考虑怎么激发出个人最高的创造力。 低成本拉新,是需要规模的。如果你的“低成本”的天花板就是拉来1000个新的用户,那这个低成本没有意义。好的“高效拉新”,是需要能走通者第三步的,能体系化地做、去复制。 最后,我们来讨论一下现在“什么变了,什么没有变”。 现在的流量环境肯定是变了,以前很容易薅到的资源,现在可能要花更大的成本和力气了。但是我觉得一些底层的逻辑还是不变的。 第一个没有变的,就是机会会回馈给真的了解用户,和用户一直在一起的人。你对于自己所在的领域,对于你的目标用户要保持极度的敏感。不要感觉自己是一个上帝视角在判断他们,教育他们,你最好就是成为他们的一部分。在网易我们每周都聊“最近你在听什么歌?”。而要做到和用户在一起,市场和增长的“中台机制”可能就很难高效运转。
|
|